防范化解风险 助力复工复产 ——应急管理部2022年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实录摘登

2月15日,应急管理部举行年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主持发布会并通报相关情况,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一司司长孙广宇,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二司主持工作的副司长洪宇应邀出席,回答记者提问。

烟花爆竹如何做好安全防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一年一度的烟花爆竹生产销售旺季刚刚结束,目前安全形势如何?元宵节一些地方还将集中燃放烟花爆竹,如何做好安全防范?

洪宇:应急管理部党委一贯高度重视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近年来,在应急、工信、公安、交通、海关、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协作下,全国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每年四季度到次年春节期间是烟花爆竹生产经营旺季。2021年四季度以来,应急管理部积极协调相关部委、组织地方应急管理部门,采取一系列强化烟花爆竹安全监管的工作措施。

一是周密谋划部署,先后印发《关于做好烟花爆竹旺季安全监管工作的函》和《关于强化烟花爆竹旺季安全检查执法工作的函》,组织召开全国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座谈会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部际联席会议的联系人会议,强调部署相关工作。

二是组织地方各级开展企业自查、应急管理部门全覆盖、跨地区交叉检查相结合的旺季安全执法检查。截至今年1月底,检查烟花爆竹生产、批发企业9197家次,查出问题隐患28052项,完成整改25200多项,整改率90%,处罚1562.5万元,检查烟花爆竹零售网点14万多家次,依法吊销、暂扣经营(零售)许可证1608个,处罚220.4万元。

三是协同网信、工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查处网上销售、邮寄烟花爆竹等违法违规行为,清理网络有害信息8586条,下架违规商品个,查处问题账号和商家店铺792家,查获违法寄递的烟花爆竹41件,各相关网络平台主动拦截屏蔽涉烟花爆竹商品信息7000多条。

四是会同公安等部门,开展烟花爆竹“打非”联合执法,公布举报电话,加大举报奖励力度,并通过宣传典型事故和查处案例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引导群众自觉抵制、主动举报相关违法行为。2021年四季度以来,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2月15日是元宵节,各地应急管理部门将持续做好烟花爆竹经营环节安全监管,同时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强化燃放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烟花爆竹安全宣传教育引导。

复工复产期间化工生产安全采取了哪些措施

新京报记者:春节假期后的复工复产期间历来是化工生产安全事故易发时段,应急管理部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孙广宇:从历史规律看,近五年来,三月份平均发生化工事故16起,事故起数环比平均增幅达41%。春节后部分企业关键岗位人员不到位或发生变更,返岗人员思想不集中,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盲目复工,是导致这一时段事故易发多发的主要原因。当前,国际原油、化工大宗产品价格仍处于较高水平,化工产品利润较高,部分企业因盲目追求效益而忽视安全、急于复产达产、超能力超负荷生产的情况可能增多。再加上常态化疫情防控、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安全风险防控任务艰巨。经调度,春节期间全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涉及停产情况的比例为33.1%,近期将迎来复工复产集中期。

针对以上情况,应急管理部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强化防范措施:一是加强研判指导。建立定期调度工作机制,强化风险研判,督促各地区全面详实掌握企业复工复产底数,动态关注复工复产进程,指导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技术骨干在岗在位,认真组织制定方案,落实各项安全防控措施,确认复工复产安全条件,科学合理制定生产计划,严禁赶工期、抢产量、超负荷。

二是持续警示提醒。及时向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人员和有关企业负责人推送安全警示信息,提醒有关企业高度重视,落实岗位责任,开展一次全员安全培训、一次风险辨识评估、一次全面安全检查、一次专项应急演练,保障复工复产安全。

三是加强监测预警。充分利用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实时动态预警,坚持定期分析和通报,对重点地区、高风险地区强化重点指导。督促各地区加强线上巡查抽查,以开停工企业为重点,加大频次和力度,监督企业落实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制度。

四是开展明查暗访。国务院安委办已组织16个工作组,对全国32个省份开展全覆盖督导检查,突出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督促各地区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复工复产安全风险防控措施扎实有效。

危化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进展如何

中国青年报记者:春节前,国务院安委会启动了为期一年的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请问治理的目标任务是什么?目前进展如何?

孙广宇:2021年12月31日,国务院安委会印发了《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方案》,部署在今年开展为期一年的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方案》从强化统筹协调和监管责任落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健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升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提升安全风险数字化智能化管控水平等5个方面,部署了22项具体工作措施,进一步推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加大安全投入,压实安全责任,严格监管执法,强化信息技术支撑,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机制,务必做到重大风险隐患排查见底、防范治理措施落实到位,真正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坚决防范遏制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

今年1月17日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对集中治理提出明确要求,国务院安委办也进行了专题部署推进。目前,全国32个省级单位已结合实际制定了本地区的集中治理方案。对于由应急管理部牵头分工负责的10项措施,应急管理部已制定具体专项工作方案,相关部委也正在积极制定相应的专项工作方案,推动形成“1个总体方案+N个专项方案”的工作格局。国务院安委办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定期工作调度和通报机制,下一步,将适时组织专项督查,及时通报有关工作进展情况,并将其纳入对省级政府和国务院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年度考核重点内容,推动集中治理取得实效。

大型油气储存基地安全风险评估如何安排

凤凰卫视记者:我国大型油气存储基地越来越多,应急管理部去年专门部署开展了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目前情况如何?下一步有什么安排?

洪宇:去年5月份应急管理部印发专项工作方案,对全国范围内的358个大型油气储存基地部署开展安全风险评估。通过企业自评、中央企业总部和省级应急管理部门深度评估、省级执法验收、部级全覆盖督导核查,排查整治各类问题隐患1.6万余项,并逐企确定了风险等级,形成了风险隐患清单,督促企业制定了“一库一策”整改措施,取得积极成效。日前国务院安委会印发的《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方案》,也对落实大型油气储存基地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进行了部署安排。

今年应急管理部的任务主要有四方面:一是督促大型油气储存基地按照“一库一策”整改提升方案,全面完成问题隐患整改,实现外部安全距离不足等问题隐患清零;全部配齐应用气体检测、视频监控、紧急切断、雷电预警“四个系统”,达到中、低安全风险等级。二是对部级督导核查结果为高安全风险、较高安全风险的大型油气储存基地,开展“一库一策”问题整改情况复核,确保重大隐患和突出问题整改到位。三是出台油气储存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指南,推动大型油气储存基地建设安全风险管控信息企业端平台,融合风险监测预警、特殊作业、智能巡检、人员定位等功能,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水平。四是建立常态化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大型油气储存基地每年开展一次自评,有关中央企业总部、省级应急管理部门每三年组织一次深度评估,切实提升大型油气储存基地的本质安全水平。

危化品重点县专家指导服务取得哪些成效

海报新闻记者:应急管理部先后开展了六轮危险化学品重点县专家指导服务,请问这一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当前重点县安全生产工作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孙广宇:2019年,国务院安委办统筹考虑企业数量、安全生产形势、发展前景、区域分布等情况,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了53个危险化学品重点县,组织开展专家指导服务,目前三年共完成了六轮。

专家指导服务启动之初,53个重点县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安全生产问题县、不放心县,现在这种局面发生了很大改观,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重点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三年六轮共组织专家近3300人(次),现场深度指导服务890家企业,排查治理4万余项问题隐患。53个县化工事故持续下降,2021年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较2018年分别下降了40.9%与23.8%。二是重点县专业管理能力有效提升。通过示范引领、交流互动、帮扶指导等多种方式,授人以渔,六轮指导服务共组织600余场反馈培训,53个重点县均建立起地方专家队伍,人员专业素质、管理能力等方面得到综合提升。三是重点县安全发展水平持续稳步提高。专家指导服务的开展,推动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重点工作在重点县率先落地见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攻坚任务取得系列进展,新建化工项目安全准入、化工实训基地和企业安全培训空间建设等重点工作实现突破。在此基础上,总结凝练经验做法,编制《危险化学品重点县专家指导服务手册》,并在化工园区、高危化学品等指导服务工作中拓展应用,为精准防控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风险提供示范性解决方案。

当前,重点县仍然存在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重点工作推进不平衡、主动提升意识不强、监管能力跟不上等问题;部分中小企业自查自改有差距、举一反三不足,安全风险防控自我“造血”能力依然较弱,仍需加强分类指导、针对性帮扶。

今年,应急管理部将着力在巩固深化提升上下功夫,继续开展2轮专家指导服务,对重点县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全覆盖安全诊断和分类整治;采取针对性措施,指导推动两办意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任务在重点县高质量完成,推动重点县成为安全生产示范县;持续通过以上带下、以点带面,进一步放大示范带动效应,推动各地区自主有效开展省级重点县专家指导服务,全面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提升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水平。

保障产业转移承接地安全有哪些举措

新华社记者:近年来,我国东部一些化工产业陆续向中西部转移,一些项目将在今年集中投产,应急管理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把好安全关?

孙广宇:近年来,危险化学品项目正由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加速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特别是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发生后,转移进程进一步加快。与此同时,产业转移承接地区事故呈上升趋势。对此,应急管理部开展了危险化学品产业转移安全风险专题调研。经报国务院领导同意,在承接转移项目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21个省份,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整治,将重点从三方面把好安全关:一是管住增量。推动承接化工园区制定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项目准入条件,加快建立完善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严把增量准入门槛,确保项目“优生”。二是治理存量。部署省级层面统筹,实施承接地现有项目安全设计诊断,逐一评估精细化工企业整治任务“四个清零”情况,优胜劣汰,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三是提升园区。加快推进承接地化工园区安全风险评估复核和“一园一策”整治提升,确保今年底前化工园区全部达到一般或较低安全风险等级。

目前,应急管理部筛选确定了50个重点县(园区)进行重点攻坚,示范带动其他地区全面展开、深入推进,确保高质量完成专项整治任务。

建设烟花爆竹转型升级集中区意义何在

湖南日报记者:今年应急管理部将推进湘赣两省烟花爆竹转型升级集中区建设,这一举措背后的考虑是什么?该举措对我国烟花爆竹产业发展将产生哪些影响?

洪宇:湖南、江西是我国烟花爆竹主产区。近年来,湖南、江西大力推进烟花爆竹生产改造提升,生产集约化、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产能过剩严重、企业散小弱、安全基础条件差、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低等问题,通过转型升级推动安全发展的潜力非常大。

建设全国烟花爆竹转型升级集中区,以“减厂减人、智能管控、区域协同、严格监管”为着力点,为的是提升产业集中度、提升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构建生产集约、经营规范、安全可控的现代烟花爆竹产业体系。

建设全国烟花爆竹转型升级集中区,是贯彻落实安全发展理念、优化全国烟花爆竹产业布局、加快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21年8月,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此专门作出批示、提出要求,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委专题研究安排部署,湘赣两省及各相关地区积极行动,集中区建设工作全面展开,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政策方案框架基本形成。

县级制定了集中区建设实施方案,组建了工作专班;市级通过地方立法出台施行了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相关条例,建立集中区建设工作推进机制;省级印发了工作督导制度。

二是“四大专项行动”启动实施。截至今年1月底,湖南浏阳、醴陵和江西上栗、万载4县(市)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数量较2020年减少了335家,降幅24.8%;建成并应用烟花爆竹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企业有427家,建成率50.8%。同时,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协同部署对违法违规行为协同追溯查处等工作机制,组织开展旺季联合交叉执法检查。

三是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浏阳、醴陵和上栗、万载4县(市)明确建设改造提升示范企业17家、重点培育龙头品牌企业30家,新开工建设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示范线10条,初步建成12家企业烟火药和危险性原材料安全检验室,明确烟花爆竹安全科技创新基地和安全实训基地建设主体、启动基地建设。

四是协调推动机制有效运行。

建立“月调度、季分析、年观摩”机制,每月调度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每季度分析研判集中区建设情况。去年底,应急管理部组织开展首次集中区建设观摩点评活动,取得良好成效。

如何从黎巴嫩贝鲁特港口硝酸铵爆炸事故中汲取教训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记者:2020年,黎巴嫩贝鲁特港口发生了硝酸铵爆炸事故,导致190多人死亡,如何从中汲取教训,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此类事故发生?

孙广宇:我国是硝酸铵生产和使用大国,硝酸铵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各环节安全风险防控任务重。

贝鲁特港“8·4”硝酸铵爆炸事故后,应急管理部认真吸取教训,立即在全国部署开展了三轮涉及硝酸铵、硝化工艺等企业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治理行动。推动各地区共排查各类相关企业4.2万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11.3万项(重大隐患368项),停产停业整顿168家,提请当地政府关闭17家,对40家硝酸铵生产企业实施“一企一策”推进整改。去年8月,应急管理部联合工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硝酸铵安全管理的通知》,组织修订硝酸铵安全管理技术规范,强化硝酸铵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为有效管控硝酸铵安全风险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制度保障。

在此基础上,针对一些涉及高危工艺和高危化学品的典型事故教训,应急管理部又先后组织行业专家对全国35家光气、21家有机硅、13家多晶硅、107家氟化生产企业开展专项整治,共排查隐患问题8055项(其中重大隐患215项),责令40家企业停产整改,通过召开现场反馈交流会,以会代训、以训促改,指导相关企业提升隐患整改质量等。

下一步,应急管理部将对以上一系列专项治理“一企一策”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同时对丁二烯、苯乙烯、重氮化等企业开展专家检查指导,治理一项、破解一项,管控一项、巩固一项,不断完善高危细分领域安全风险管控机制,夯实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基础。


防范化解风险 助力复工复产 ——应急管理部2022年2月例行新闻... 2022-02-17

2月15日,应急管理部举行年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主持发布会并通报相关情况,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一司司长孙广宇,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二司主持工作的副司长洪宇应邀出席,回答记者提问。

烟花爆竹如何做好安全防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一年一度的烟花爆竹生产销售旺季刚刚结束,目前安全形势如何?元宵节一些地方还将集中燃放烟花爆竹,如何做好安全防范?

洪宇:应急管理部党委一贯高度重视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近年来,在应急、工信、公安、交通、海关、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协作下,全国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每年四季度到次年春节期间是烟花爆竹生产经营旺季。2021年四季度以来,应急管理部积极协调相关部委、组织地方应急管理部门,采取一系列强化烟花爆竹安全监管的工作措施。

一是周密谋划部署,先后印发《关于做好烟花爆竹旺季安全监管工作的函》和《关于强化烟花爆竹旺季安全检查执法工作的函》,组织召开全国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座谈会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部际联席会议的联系人会议,强调部署相关工作。

二是组织地方各级开展企业自查、应急管理部门全覆盖、跨地区交叉检查相结合的旺季安全执法检查。截至今年1月底,检查烟花爆竹生产、批发企业9197家次,查出问题隐患28052项,完成整改25200多项,整改率90%,处罚1562.5万元,检查烟花爆竹零售网点14万多家次,依法吊销、暂扣经营(零售)许可证1608个,处罚220.4万元。

三是协同网信、工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查处网上销售、邮寄烟花爆竹等违法违规行为,清理网络有害信息8586条,下架违规商品个,查处问题账号和商家店铺792家,查获违法寄递的烟花爆竹41件,各相关网络平台主动拦截屏蔽涉烟花爆竹商品信息7000多条。

四是会同公安等部门,开展烟花爆竹“打非”联合执法,公布举报电话,加大举报奖励力度,并通过宣传典型事故和查处案例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引导群众自觉抵制、主动举报相关违法行为。2021年四季度以来,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2月15日是元宵节,各地应急管理部门将持续做好烟花爆竹经营环节安全监管,同时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强化燃放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烟花爆竹安全宣传教育引导。

复工复产期间化工生产安全采取了哪些措施

新京报记者:春节假期后的复工复产期间历来是化工生产安全事故易发时段,应急管理部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孙广宇:从历史规律看,近五年来,三月份平均发生化工事故16起,事故起数环比平均增幅达41%。春节后部分企业关键岗位人员不到位或发生变更,返岗人员思想不集中,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盲目复工,是导致这一时段事故易发多发的主要原因。当前,国际原油、化工大宗产品价格仍处于较高水平,化工产品利润较高,部分企业因盲目追求效益而忽视安全、急于复产达产、超能力超负荷生产的情况可能增多。再加上常态化疫情防控、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安全风险防控任务艰巨。经调度,春节期间全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涉及停产情况的比例为33.1%,近期将迎来复工复产集中期。

针对以上情况,应急管理部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强化防范措施:一是加强研判指导。建立定期调度工作机制,强化风险研判,督促各地区全面详实掌握企业复工复产底数,动态关注复工复产进程,指导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技术骨干在岗在位,认真组织制定方案,落实各项安全防控措施,确认复工复产安全条件,科学合理制定生产计划,严禁赶工期、抢产量、超负荷。

二是持续警示提醒。及时向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人员和有关企业负责人推送安全警示信息,提醒有关企业高度重视,落实岗位责任,开展一次全员安全培训、一次风险辨识评估、一次全面安全检查、一次专项应急演练,保障复工复产安全。

三是加强监测预警。充分利用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实时动态预警,坚持定期分析和通报,对重点地区、高风险地区强化重点指导。督促各地区加强线上巡查抽查,以开停工企业为重点,加大频次和力度,监督企业落实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制度。

四是开展明查暗访。国务院安委办已组织16个工作组,对全国32个省份开展全覆盖督导检查,突出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督促各地区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复工复产安全风险防控措施扎实有效。

危化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进展如何

中国青年报记者:春节前,国务院安委会启动了为期一年的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请问治理的目标任务是什么?目前进展如何?

孙广宇:2021年12月31日,国务院安委会印发了《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方案》,部署在今年开展为期一年的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方案》从强化统筹协调和监管责任落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健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升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提升安全风险数字化智能化管控水平等5个方面,部署了22项具体工作措施,进一步推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加大安全投入,压实安全责任,严格监管执法,强化信息技术支撑,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机制,务必做到重大风险隐患排查见底、防范治理措施落实到位,真正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坚决防范遏制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

今年1月17日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对集中治理提出明确要求,国务院安委办也进行了专题部署推进。目前,全国32个省级单位已结合实际制定了本地区的集中治理方案。对于由应急管理部牵头分工负责的10项措施,应急管理部已制定具体专项工作方案,相关部委也正在积极制定相应的专项工作方案,推动形成“1个总体方案+N个专项方案”的工作格局。国务院安委办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定期工作调度和通报机制,下一步,将适时组织专项督查,及时通报有关工作进展情况,并将其纳入对省级政府和国务院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年度考核重点内容,推动集中治理取得实效。

大型油气储存基地安全风险评估如何安排

凤凰卫视记者:我国大型油气存储基地越来越多,应急管理部去年专门部署开展了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目前情况如何?下一步有什么安排?

洪宇:去年5月份应急管理部印发专项工作方案,对全国范围内的358个大型油气储存基地部署开展安全风险评估。通过企业自评、中央企业总部和省级应急管理部门深度评估、省级执法验收、部级全覆盖督导核查,排查整治各类问题隐患1.6万余项,并逐企确定了风险等级,形成了风险隐患清单,督促企业制定了“一库一策”整改措施,取得积极成效。日前国务院安委会印发的《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方案》,也对落实大型油气储存基地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进行了部署安排。

今年应急管理部的任务主要有四方面:一是督促大型油气储存基地按照“一库一策”整改提升方案,全面完成问题隐患整改,实现外部安全距离不足等问题隐患清零;全部配齐应用气体检测、视频监控、紧急切断、雷电预警“四个系统”,达到中、低安全风险等级。二是对部级督导核查结果为高安全风险、较高安全风险的大型油气储存基地,开展“一库一策”问题整改情况复核,确保重大隐患和突出问题整改到位。三是出台油气储存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指南,推动大型油气储存基地建设安全风险管控信息企业端平台,融合风险监测预警、特殊作业、智能巡检、人员定位等功能,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水平。四是建立常态化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大型油气储存基地每年开展一次自评,有关中央企业总部、省级应急管理部门每三年组织一次深度评估,切实提升大型油气储存基地的本质安全水平。

危化品重点县专家指导服务取得哪些成效

海报新闻记者:应急管理部先后开展了六轮危险化学品重点县专家指导服务,请问这一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当前重点县安全生产工作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孙广宇:2019年,国务院安委办统筹考虑企业数量、安全生产形势、发展前景、区域分布等情况,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了53个危险化学品重点县,组织开展专家指导服务,目前三年共完成了六轮。

专家指导服务启动之初,53个重点县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安全生产问题县、不放心县,现在这种局面发生了很大改观,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重点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三年六轮共组织专家近3300人(次),现场深度指导服务890家企业,排查治理4万余项问题隐患。53个县化工事故持续下降,2021年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较2018年分别下降了40.9%与23.8%。二是重点县专业管理能力有效提升。通过示范引领、交流互动、帮扶指导等多种方式,授人以渔,六轮指导服务共组织600余场反馈培训,53个重点县均建立起地方专家队伍,人员专业素质、管理能力等方面得到综合提升。三是重点县安全发展水平持续稳步提高。专家指导服务的开展,推动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重点工作在重点县率先落地见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攻坚任务取得系列进展,新建化工项目安全准入、化工实训基地和企业安全培训空间建设等重点工作实现突破。在此基础上,总结凝练经验做法,编制《危险化学品重点县专家指导服务手册》,并在化工园区、高危化学品等指导服务工作中拓展应用,为精准防控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风险提供示范性解决方案。

当前,重点县仍然存在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重点工作推进不平衡、主动提升意识不强、监管能力跟不上等问题;部分中小企业自查自改有差距、举一反三不足,安全风险防控自我“造血”能力依然较弱,仍需加强分类指导、针对性帮扶。

今年,应急管理部将着力在巩固深化提升上下功夫,继续开展2轮专家指导服务,对重点县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全覆盖安全诊断和分类整治;采取针对性措施,指导推动两办意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任务在重点县高质量完成,推动重点县成为安全生产示范县;持续通过以上带下、以点带面,进一步放大示范带动效应,推动各地区自主有效开展省级重点县专家指导服务,全面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提升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水平。

保障产业转移承接地安全有哪些举措

新华社记者:近年来,我国东部一些化工产业陆续向中西部转移,一些项目将在今年集中投产,应急管理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把好安全关?

孙广宇:近年来,危险化学品项目正由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加速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特别是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发生后,转移进程进一步加快。与此同时,产业转移承接地区事故呈上升趋势。对此,应急管理部开展了危险化学品产业转移安全风险专题调研。经报国务院领导同意,在承接转移项目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21个省份,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整治,将重点从三方面把好安全关:一是管住增量。推动承接化工园区制定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项目准入条件,加快建立完善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严把增量准入门槛,确保项目“优生”。二是治理存量。部署省级层面统筹,实施承接地现有项目安全设计诊断,逐一评估精细化工企业整治任务“四个清零”情况,优胜劣汰,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三是提升园区。加快推进承接地化工园区安全风险评估复核和“一园一策”整治提升,确保今年底前化工园区全部达到一般或较低安全风险等级。

目前,应急管理部筛选确定了50个重点县(园区)进行重点攻坚,示范带动其他地区全面展开、深入推进,确保高质量完成专项整治任务。

建设烟花爆竹转型升级集中区意义何在

湖南日报记者:今年应急管理部将推进湘赣两省烟花爆竹转型升级集中区建设,这一举措背后的考虑是什么?该举措对我国烟花爆竹产业发展将产生哪些影响?

洪宇:湖南、江西是我国烟花爆竹主产区。近年来,湖南、江西大力推进烟花爆竹生产改造提升,生产集约化、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产能过剩严重、企业散小弱、安全基础条件差、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低等问题,通过转型升级推动安全发展的潜力非常大。

建设全国烟花爆竹转型升级集中区,以“减厂减人、智能管控、区域协同、严格监管”为着力点,为的是提升产业集中度、提升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构建生产集约、经营规范、安全可控的现代烟花爆竹产业体系。

建设全国烟花爆竹转型升级集中区,是贯彻落实安全发展理念、优化全国烟花爆竹产业布局、加快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21年8月,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此专门作出批示、提出要求,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委专题研究安排部署,湘赣两省及各相关地区积极行动,集中区建设工作全面展开,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政策方案框架基本形成。

县级制定了集中区建设实施方案,组建了工作专班;市级通过地方立法出台施行了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相关条例,建立集中区建设工作推进机制;省级印发了工作督导制度。

二是“四大专项行动”启动实施。截至今年1月底,湖南浏阳、醴陵和江西上栗、万载4县(市)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数量较2020年减少了335家,降幅24.8%;建成并应用烟花爆竹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企业有427家,建成率50.8%。同时,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协同部署对违法违规行为协同追溯查处等工作机制,组织开展旺季联合交叉执法检查。

三是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浏阳、醴陵和上栗、万载4县(市)明确建设改造提升示范企业17家、重点培育龙头品牌企业30家,新开工建设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示范线10条,初步建成12家企业烟火药和危险性原材料安全检验室,明确烟花爆竹安全科技创新基地和安全实训基地建设主体、启动基地建设。

四是协调推动机制有效运行。

建立“月调度、季分析、年观摩”机制,每月调度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每季度分析研判集中区建设情况。去年底,应急管理部组织开展首次集中区建设观摩点评活动,取得良好成效。

如何从黎巴嫩贝鲁特港口硝酸铵爆炸事故中汲取教训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记者:2020年,黎巴嫩贝鲁特港口发生了硝酸铵爆炸事故,导致190多人死亡,如何从中汲取教训,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此类事故发生?

孙广宇:我国是硝酸铵生产和使用大国,硝酸铵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各环节安全风险防控任务重。

贝鲁特港“8·4”硝酸铵爆炸事故后,应急管理部认真吸取教训,立即在全国部署开展了三轮涉及硝酸铵、硝化工艺等企业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治理行动。推动各地区共排查各类相关企业4.2万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11.3万项(重大隐患368项),停产停业整顿168家,提请当地政府关闭17家,对40家硝酸铵生产企业实施“一企一策”推进整改。去年8月,应急管理部联合工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硝酸铵安全管理的通知》,组织修订硝酸铵安全管理技术规范,强化硝酸铵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为有效管控硝酸铵安全风险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制度保障。

在此基础上,针对一些涉及高危工艺和高危化学品的典型事故教训,应急管理部又先后组织行业专家对全国35家光气、21家有机硅、13家多晶硅、107家氟化生产企业开展专项整治,共排查隐患问题8055项(其中重大隐患215项),责令40家企业停产整改,通过召开现场反馈交流会,以会代训、以训促改,指导相关企业提升隐患整改质量等。

下一步,应急管理部将对以上一系列专项治理“一企一策”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同时对丁二烯、苯乙烯、重氮化等企业开展专家检查指导,治理一项、破解一项,管控一项、巩固一项,不断完善高危细分领域安全风险管控机制,夯实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基础。


您是本网站第位访问者

主办方:厦门市职业技能培训总站有限公司

平台支持:厦门大众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